5月10日,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 μ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復制的倍數為15393倍。
一萬五千多倍的數字代表什么?5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這一專利的發明人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
“這個數字通俗地講,可以理解為不用千金藤素藥物時如果有15393個病毒,那么在用10 μM千金藤素藥物的情況下,病毒數將只有1個。也就是說,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擴增和傳播。”
童貽剛表示,從目前的研究數據看,該藥物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制劑中排名靠前。美國學者此前也在《科學》發表論文證實,千金藤素的數據在其研究的26種藥物中數據亮眼,而且優于已經獲批上市的瑞德西韋和帕羅韋德。
受訪團隊供圖
童貽剛說,團隊于2020年2月最早原創發現千金藤素具有超強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發表的相關論文,現已成為ESI高被引論文。
兩年多以來,童貽剛進一步聯合鐘南山院士團隊趙金存教授和石正麗教授團隊用新冠病毒對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進行了驗證,確認了該藥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
“我們國家最先發現千金藤素抗新冠的效果,研究也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教育部等多個項目的支持。”童貽剛說,此次專利授權將助力開展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研究,目前已經有加拿大的一家醫藥企業已與美國FDA接洽開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研究,預計該臨床試驗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
主編:彩虹 責編:劉坤
監審:侯躍峰 付惺
監制:張曉琦
呼倫貝爾日報出品